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 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2018年08月08日 00:30
作者:苏诗钰
来源:证券日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兴业研究外汇高级分析师郭嘉沂表示,这标志着逆周期调控政策逐步回归。

  据悉,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一个并不年轻的工具,最早要追溯到“8.11”汇改后的外汇政策。“8.11”汇改后为抑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度波动,央行于2015年8月31日发布《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设置为20%。

  2017年9月份,在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的背景下,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到0,逆周期调控措施调整至中性。此后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调整成为央行应对外汇市场“羊群效应”的首选工具,央行两度使用该工具的效果都较好。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昨日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常规工具,逆周期因子藏于匣中。调整银行远期售汇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早已成为央行外汇市场工具之一,汇率调节效果较好。面对人民币快速贬值,设置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为20%,远期结售汇逆差显著缩小,贬值趋势有所遏制。

  郭嘉沂表示,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责任编辑:DF380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