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4000亿 苹果崩了:再跌40% 百年老牌颓了!美国两大巨头大败退!
2018年04月26日 15:1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东方财富APP
Scan me!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Scan me!

提示: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您的

朋友圈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没有人能永远站在时代的顶峰!

  暴跌4000亿,苹果崩了!

  3天狂跌7.1%!

  639亿美元,即4000亿人民币,瞬间烟消云散!

  说的是苹果,就是那家每年对你肾,虎视眈眈的企业!

  截至4月22日到4月25日的三个交易日内,苹果股票价格累计下跌7.1%,致使其市值蒸发639亿美元。

K图 aapl_31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这是什么概念?这等于蒸发了半个贵州茅台、五个科大讯飞、两个沃尔玛或两个半德意志银行

  这种暴跌,对股价十年暴涨1112.14%的苹果,简直是太罕见了。

  是谁把苹果踹下悬崖?

  苹果这波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位于中国台湾的苹果供应商台积电的业绩出人意料的烂。

  台积电近日公布,第二季度的营收预期仅仅为78亿美元多,大大低于市场估计的88亿美元。市场上不少人都把台积电疲弱的业绩,和IphoneX联系在一起:没那么多人买苹果了。

  台积电发布上述业绩预警后,摩根士丹利将对iPhone发货量的预估下调了600万台,使投资者的看空情绪再度加剧。

  祸不单行的是,还有5家iPhone代工厂传来坏消息。

  在台积电发布业绩的同时,苹果的另一大主力供应商韩国海力士在发布季度财报后表示,预计全球智能手机需求增长将陷入停滞状态。

  实际上,与苹果合作的前5大设备组装商如富士康、和硕等财报显示,在去年末到达巅峰后,他们的营收增长迎来了一波急刹,苹果产品的低迷可见一斑。

  为什么没那么多人买苹果了?

  手机市场已开始饱和。

  2017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4.91亿部,同比去年下降12.3%。

  还有中国国产企业异军突起。

  专家们预计,2018年下半年,Iphone的产量将同比下降2%,而IphoneX的继任者或者是新机型,销量将会下降15%。

  一直坚挺的苹果,软了!

  倒退十年,还有一美国巨头败退

  提到宝洁,很多人应该会熟悉:洗澡有舒肤佳,洗发有潘婷、飘柔、海飞丝、沙宣,刷牙有佳洁士,洗衣服则用汰渍、碧浪……

  “用飘柔更自信”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

  “我们的光彩来自你的风采(沙宣)”

  “有汰渍,没污渍”

  ……

  这些广告语是否都很耳熟能详?

  然而,这家拥有181年历史的快消巨头已跌落神坛。

  近日,宝洁公司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在截至2018年3月31日的9个月时间内,宝洁净利润同比暴跌40%。而二季度,宝洁净利润更是暴跌了68.3%

  实际上, 自2012年以来,宝洁的收入就维持在800亿美元左右,几乎停滞增长。

  2006年,宝洁全年销售额为682亿美元,营业收入为139亿美元。2016年销售额为653亿美元,营业收入134亿美元——这意味着,营业额倒退回十年前!

  为了挽救业绩上的颓势,宝洁给自己想的办法就是“减减减”。2017年8月,宝洁宣布将继续缩减品牌总数,从目前超200个减少到65个左右。

  可以说,如今的宝洁不在卖品牌,就在卖品牌的路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宝洁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时,一瓶300毫升的海飞丝洗头水卖19元,而那个年代一名普通工人的月薪不到100块钱。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宝洁让国人大开眼界:原来生活用品还可以这么多花样。

  面对后至的竞争者,宝洁又打出了“低价格,大批量”的一招。2009年,宝洁在中国的总体市场占有率约为47%,洗护发产品曾一度达到过50.5%

  但时代更迭太快,从不等人。宝洁万万没想到,中国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当美国市场线下渠道依然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力时,在中国却是线上成为了主流。如今的中国,就连沃尔玛本身都遭受大冲击,何况是以之作为重要依附的宝洁。

  加上国人物质水平一直在提高,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追求更高质量、能满足自己个性的产品。在他们眼中,大批量生产的宝洁产品,变成了陈旧平庸的代名词。

  曾让你引以为傲的,转眼间就成了你的弱点。“大品牌”策略一度让宝洁所向披靡,如今却也成为了它的劣势。

  如果说渠道的巨变,是让宝洁停滞不前的因素;那么让宝洁衰退的另一因素,还有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

  以前,宝洁在中国市场几无对手,然如今外有日韩欧美各品牌环伺,内有百雀羚、六神、云南白药等中国国货崛起,宝洁显然已招架乏力。

  国货当自强

  国货的崛起,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苹果的崩溃,宝洁的衰退,夏利的倒塌,沃尔玛的关店潮……越来越多的美国巨头品牌,以及日韩等其他国家的品牌出现颓败。

  这些国外企业的衰败,正是中国市场十年巨变的缩影。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已不是当年那是个企业就可以来圈钱的地方,是追求高质、创新、个性的,竞争无比剧烈的市场!

  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颓势也激励我们:做好自己,努力前进,那么再大的巨头也并非高不可攀。付出终有回报,只要不断前行!

  全新妙想投研助理,立即体验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责任编辑:DF134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举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Scan me!

打开微信,

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东方财富官网微信

热点推荐
7月18日涨停复盘:52只股涨停 上纬新材8连板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2 人评论 2025-07-18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
搜索
复制